想要燃燒掉多餘的卡路里,是減肥的基本法則。究竟人一天要消耗多少卡路里才會瘦?想減一公斤的話,又要吃幾大卡才會瘦?其實,只要學會脂肪的基礎熱量計算,並了解身體代謝如何燃燒卡路里、如何影響體重的變化,了解背後的概念以後,我們就能找到既有效又安全的恢復苗條方法!
要知道,計算每日基礎消耗熱量(又稱基礎代謝率 BMR)以及熱量赤字,才是建立有效瘦身、增肌、維持體重的基礎。其中,又以基礎代謝率(BMR)的計算最為重要,因為那是你身體在靜止狀態下,維持基本生命所需的熱量。計算步驟如下:
★ 善用這個公式,就可以算出身體一天在完全靜止的情況下,會自然消耗多少熱量,而這也是設定飲食熱量的起點!
那什麼是活動係數?簡單來說,就是你每天動得多不多,對照表如下:
★ 當知道自己的活動程度之後,就可以用BMR × 對應的係數,得出每天實際會消耗的熱量!
★ 計算出來的 這個赤字範圍,不會讓你餓過頭。記住,減脂不求快,而是求穩定與可持續。!
你現在是不是對於「基礎熱量計算」與「人一天要消化多少卡路里才會瘦」的問題,有了深入的認識與了解。想減肥真的不用糾結「瘦一公斤要吃幾大卡」,而是要重視飲食比例、規律運動,甚至將日常活動變成燃脂的一部分,身體自然會給你回饋。推薦使用量身訂製的赫本瘦身衣,讓你視覺顯現出女人的性感迷人曲線!
全文參考資料來源:

想知道減一公斤要消化多少卡路里,就要知道影響熱量的因素有哪些!
一天中所攝取到的碳水化合物、脂肪與蛋白質的卡路里,會與氧結合後釋出維持身體各種功能所需要的能量。而這種每天身體燃燒掉的卡路里,又被稱之為「總能量消耗」。一日總熱量消耗多少,主要是由以下3種因素構成:- 基本需求:就算我們什麼都不做,身體還是會消耗一些能量,以維持身體各種功能的正常運作。而用來提供這部分消耗的卡路里,就是你的基礎代謝率。
- 食物處理(又稱為攝食產熱效應):食物的消化、吸收、運輸與貯存也是要消耗能量的地方,這部份的能量消耗,約佔一天能量需求的10%。
- 身體活動:舉凡運動、走路、打掃與其他的活動等都是身體活動,而這也是我們比較能掌控的部份,可藉由增加活動的頻率、時間與強度,來提升卡路里的燃燒。
能量攝取常見的影響3大元素
- 體型與組成:相較於體型較小者,體型較大的人需要更多的能量來維持身體機能,因此肌肉組織越多者,基礎代謝率也會更高。
- 年齡:當年紀大了,身體肌肉組織會隨之減少,體內的脂肪會逐漸增加,新陳代謝功能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慢。
- 性別:比較同年紀與體重的男女,男性通常有較少的體脂肪和較多的肌肉,這也是為何男性的基礎代謝率較高、能燃燒較多卡路里。
人一天要消耗多少卡路里才會瘦?脂肪減肥一公斤,基礎熱量要計算好!
我們體重的變化,主要是來自於總熱量攝取以及總卡路里燃燒兩者之間平衡的結果。當攝取的卡路里超出身體需求,體重便會增加;反之攝取的熱量低於身體需求,體重就會下降。故想知道人一天要消耗多少卡路里才會瘦之前,要先知道該如何計算自己的基礎熱量!要知道,計算每日基礎消耗熱量(又稱基礎代謝率 BMR)以及熱量赤字,才是建立有效瘦身、增肌、維持體重的基礎。其中,又以基礎代謝率(BMR)的計算最為重要,因為那是你身體在靜止狀態下,維持基本生命所需的熱量。計算步驟如下:
➡️STEP1. 算出 BMR(基礎代謝率)
想開始控制體重或減脂,那第一步就是要知道你每天「光是活著」就會消耗多少熱量,也就是所謂的基礎代謝率(BMR),計算公式如下:女生 | BMR = 10 × 體重(kg)+ 6 × 身高(cm)− 5 × 年齡 + 160 |
男生 | BMR = 10 × 體重(kg)+ 6 × 身高(cm)− 5 × 年齡 − 160 |
★ 善用這個公式,就可以算出身體一天在完全靜止的情況下,會自然消耗多少熱量,而這也是設定飲食熱量的起點!
➡️STEP2. 算出 TDEE(每日總消耗)
接下來要把你的日常活動也算進去,才能知道你整天總共會用掉多少熱量。而這個數字,就是常聽到的 TDEE(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:公式: TDEE = BMR × 活動係數 |
那什麼是活動係數?簡單來說,就是你每天動得多不多,對照表如下:
生活型態 | 活動係數 |
幾乎不動 | 1.2 |
偶爾運動 | 1.375 |
一週運動3-5天 | 1.55 |
每天運動 | 1.725 |
★ 當知道自己的活動程度之後,就可以用BMR × 對應的係數,得出每天實際會消耗的熱量!
➡️STEP3. 設計熱量赤字(以用來減脂)
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脂,那接下來的關鍵就是製造「熱量赤字」!也就是說,要讓攝取熱量比消耗熱量少一點點,身體就會動用多餘的脂肪來補足。建議的熱量赤字範圍:減脂熱量 = TDEE − 300~500 大卡 |
★ 計算出來的 這個赤字範圍,不會讓你餓過頭。記住,減脂不求快,而是求穩定與可持續。!
一天吃幾大卡會瘦?推薦飲食+運動,熱量不超過!
減脂期間想吃得健康、又不想餓肚子,其實關鍵不是「吃少」,而是「吃對」。透過適度的熱量赤字,加上營養均衡的飲食搭配,就可以讓身體自然燃燒脂肪,同時保有活力與好心情。記住,不用激烈節食,只要掌握正確原則,減肥其實可以變成一件舒服且可持續的事。建議每日減少約300~500大卡的熱量,這樣的赤字能讓你每週減少約0.5~1公斤,營養重點如下:- 蛋白質要夠:維持肌肉、促進飽足感
- 碳水不必全禁:選擇地瓜、糙米等低GI碳水
- 好油適量攝取:酪梨、橄欖油有助代謝
推薦減肥期間這樣吃,脂肪超害怕!
飲食原則 | 說明與建議 | 攝取優點 |
優先選擇「原型食物」 | 長得像本來樣子的食物,例如:雞胸肉、雞蛋、地瓜、蔬菜、水果、糙米等 | 加工少、營養高、飽足感強、熱量低 |
每餐有「蛋白質」 | 建議每餐建議攝取20~30g蛋白質,推薦:雞蛋、豆腐、豆干、魚肉、雞肉、優格、毛豆 | 幫助增加飽足感、防止肌肉流失 |
優質碳水不能少 | 選「低GI碳水」,如:地瓜、糙米、藜麥、燕麥、南瓜 | 幫助穩定血糖、不易暴食 |
改吃「好油脂」 | 多吃酪梨、堅果、橄欖油、鮭魚 | 好脂肪有助於賀爾蒙平衡與脂肪代謝 |
「零食」聰明選 | 改吃無調味堅果、一小塊黑巧克力、水煮毛豆 | 搭配定時定量,享受無負擔 |
水喝足夠 | 建議飲料替代品:氣泡水、檸檬水、無糖綠茶 | 每天2000ml起跳,有助控制食慾 |
高蛋白早餐 | 推薦搭配:水煮蛋+水果+全麥吐司、希臘優格+堅果+香蕉 | 早餐補進蛋白質,有助控制一整天的食慾 |
細嚼慢嚥 | 大腦接收到「吃飽」訊號約需20分鐘 | 越慢吃越能降低吃過量的機率 |
飲食均衡 | 3大營養素(蛋白質、碳水、脂肪)缺一不可 | 不刻意節食或斷醣,以免暴飲暴食或復胖 |
固定用餐時間+忌宵夜 | 建議晚餐最晚於睡前3小時內吃完 | 建立規律作息,幫助代謝 |
增加肌肉量,讓你燃燒更多卡路里!
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基礎代謝的速度,但可以透過「增加肌肉量」和「提高日常活動量」來幫助身體消耗更多卡路里。其中,有氧運動能幫助大量燃脂、而重量訓練則能有效增加肌肉,對抗年齡導致的肌肉流失。但僅靠運動也不是萬靈丹,如果吃錯,努力也可能白費。故才能有「三分練、七分吃」這句話,想要漂亮,那飲食和運動都得同步進行。減脂期間推薦的運動類型
運動類型 | 功效說明 | 推薦做法與頻率 | 適合對象/優點 |
有氧運動(Aerobic) | 提升心肺功能、大量燃脂 | 快走、慢跑、有氧舞蹈、游泳、騎腳踏車;每週3~5次,每次30~60分鐘 | 新手友善,燃脂穩定 |
重量訓練(Weight) | 幫助雕塑曲線、提高基礎代謝 | 深蹲、硬舉、啞鈴訓練、核心肌群訓練,每週2~4次,可分部位練習 | 幫助維持線條、不易復胖 |
高強度間歇訓練 (HIIT) |
幫助快速燃脂、增加後燃效應 | 20秒衝刺+10秒休息,重複8回合(Tabata);每週2~3次,單次15~30分鐘 | 忙碌族首選,短時間高效率 ⚠️ 建議有基礎體能後再開始,避免受傷 |
核心訓練(Core) | 幫助強化核心肌群、穩定體態 | 棒式(Plank)、Russian Twist、捲;每週3次,每次約10分鐘搭配執行 | 有助於改善姿勢、防止腰痠背痛,也能幫助小腹平坦 |
瑜伽 / 皮拉提斯 (Yoga / Pilates) |
活化深層肌群、提升柔軟度、幫助放鬆減壓 | 每週1~3次,可作為休息或伸展日 | 有助壓力管理、增強身心平衡,提升減重持久性 |
生活型運動( NEAT) | 非運動活動熱量消耗 | 如:走樓梯、家事、逛街、通勤走路 | 看似不起眼,但每天累積也能增加燃脂 |
減肥熱量計算常見QA
Q1. 減掉1公斤脂肪需要消耗多少熱量?
脂肪是一種儲存型能量,科學計算顯示:減掉1公斤脂肪需累積約7700大卡的熱量赤字。Q2. 我不吃晚餐可以瘦更快嗎?
短期內可能會瘦,但長期不建議!跳餐容易導致血糖不穩、暴食、肌肉流失,反而讓代謝變差,建議可以吃清淡、低熱量的晚餐。Q3. 每天運動就一定會瘦嗎?
不一定!關鍵在「熱量赤字」,如果你運動完大吃一頓或補過頭,熱量還是超過,就不會瘦。Q4. 減肥期間可以吃澱粉嗎?
當然可以!只是要「選對、吃對量」地瓜、糙米、燕麥、南瓜等都是好選擇,建議在早餐或中餐攝取,晚上適時的將澱粉減量即可你現在是不是對於「基礎熱量計算」與「人一天要消化多少卡路里才會瘦」的問題,有了深入的認識與了解。想減肥真的不用糾結「瘦一公斤要吃幾大卡」,而是要重視飲食比例、規律運動,甚至將日常活動變成燃脂的一部分,身體自然會給你回饋。推薦使用量身訂製的赫本瘦身衣,讓你視覺顯現出女人的性感迷人曲線!
全文參考資料來源:
-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:關於間食健康選擇建議
- TDEE 活動係數分類:來自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(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)與健身平台 NASM(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)建議標準
- Mifflin-St Jeor公式出處:Mifflin, M.D., St Jeor, S.T., Hill, L.A., Scott, B.J., Daugherty, S.A., Koh, Y.O. (1990). "A new predictive equation for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in healthy individuals."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.
- TDEE 活動係數分類:來自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(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)與健身平台 NASM(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)建議標準
